大稻埕十連棟

整齊劃一的街屋立面,營造了一致的時代氛圍

說到大稻埕,大部分的人比較熟悉的是靠近城隍廟的南街。這一段街屋的立面華麗、保存完整,商家也持續經營著近百年的南北貨生意。如果從捷運大橋頭一段走來,這裡也有一大段相連的紅磚街屋。

高度、樣式相當一致,亭仔腳下的紅磚拱圈相連,樸素但優美的外觀,曾吸引日本旅遊雜誌來拍攝封面。這裡是被稱為「迪化街十連棟」的建築群,這一排街屋乘載了六個家族、碾米業在大稻埕發展的精采故事。

日本雜誌 2017年12月号 MAQUIA 的封面,就是在迪化街十連棟拍攝的。
橋頭碾米業的興起
日治初期,大正7年(1918年)日俄戰爭時商人大量收購米穀,導致市場供需失衡、價格暴漲。隨後引起了米騷動,使總督府開始思考臺灣的米穀產業對於日本內地的供應,以國家之力投入米穀產業的發展。臺灣的碾米廠(或稱為土礱間),是自清代以來就發展的產業。收成後的稻米,由碾米廠買斷後,進行精緻工作再對外銷售。
 
十連棟鄰近淡水碼頭水門,農戶收成後可利用河運,運送稻穀到橋頭的碾米廠。同時台北橋是聯絡三重埔與大稻埕的門戶。具地利之便的大橋町,逐漸「結市」形成碾米廠聚落。十連棟的六個商號除了森元洋線,連瑞利、振豐、晉春、春發、林源益這五家便經營著碾米廠。
依據明治43年(1910年)公布的台北市區改正圖,大橋頭街字樣下方的建築。十連棟一帶已有具備第一進的街屋存在。
新式街屋的建造
搭上熱潮經營碾米業的商號,都紛紛建設了新式的街屋以便營業。十連棟的建築多為市街改正計畫後的產物。大稻埕北段為1910年代進行第一波改正。街屋多為具有一進、二進的長型街屋,中間有天井增加採光與通風,立面為紅磚圓拱設計。
 
每個家族的街屋亦有些微不同,連瑞利街屋面寬6米,但深度有80米長,可直通淡水河岸;晉春與春發的第二進有增高地基、加高建築高度以增加庫存量;春發街屋為外觀為洗石子與紅磚混和,屬大正末年及昭和初年街屋的形式。
修復前的連瑞利街屋。照片由連家提供。
晉春商號為三連棟。據其後代葉先生表示,原本此三連棟連同旁邊振豐與連瑞利共五棟,為一家木材廠。原本都只有第一進,後來木材廠經營不善出售房屋,其他商號買進後才增建第二進。
陳春發商號的外觀跟其他棟長的不同,推測是在昭和前期有翻修過。灰色與白色磁磚交錯的樣式,在大稻埕週邊相當常見。
由盛轉衰的商埠
大稻埕黃金年代的商業貿易,都以大宗進出口為主,例如碾米廠精緻後的稻米,主要對中國、日本出口;茶葉則對東南亞出口。同時,再從出口地帶回物產來台灣販售,賺取價差。
 
然而,隨著中日兩國的衝突提升、太平洋戰爭的爆發,後來總督府通過「米穀配給統制法 」,開始管制米穀的配給與銷售。碾米業在此時局下受衝擊,生意大受影響而紛紛歇業。根據昭和14年(1939年)出版的台北市商工人名錄,十連棟五間碾米廠僅剩下晉春、連瑞利兩家尚有登記在案。
林源益家族於十連棟後方、環河北路側拍攝的照片。遠方的街屋第三進現存。林家人回憶過去住家後方可直達淡水河,許多居民都會去河邊洗衣、聊天。照片由林家提供。

戰後,靠近河堤處有許多來台北打拼的外地人搭屋居住,便產生了飲食消費需求。十連棟前面因而有攤販聚集,當地人稱為大橋市場。自民國34年(1945年)到民國62年間(1973年)一共28年,從民權西路口到現在的明峯貢丸店之範圍,充滿各式各樣的攤販。

連家人結婚時於連瑞利商號街屋前拍攝的大合照。約1953年。照片由連家提供。

攤販會在街屋前搭設永久性帳篷,影響人車進出,也遮掩了街屋的外觀。十連棟店家要進出貨品十分不便。後環河北路拓寬工程時,將違建屋拆除,使消費人口減少而影響到市場生意,攤位數逐漸下降。後市政府將攤販強制遷移至新建的公共市場內,且違章棚架全數拆除後,十連棟原本美麗的建築才重見天日。

從台北橋方向拍攝十連棟。照片中的如記與陳義興非十連棟之一,因此整棟建築到三進都保留著,其深度可作為十連棟部分街屋參考。

隨著1980年代台灣經濟起飛,台北市人口開始往東區遷移與發展,西區便逐漸沒落。此後十連棟街屋便閒置下來,直到改建大樓。改建時,六商號的家族決定保留街屋的第一進,以紀念祖先開創事業的過往。現在大稻埕的北街,雖不如南街人潮洶湧,但看著連貫的街屋,遙想當年稻米一包包進出的盛況,頗有物換星移的時代感呢。

陳佳瑋

我們想創造良好的親子教育環境來降低孩子未來發生行為偏差需要輔導資源介入的機率。

因此,想要借助家庭、學校、社會的力量,大家一起努力!

期許運用最真實的想法彼此相互交流,共創美好和諧的社會環境。

延伸推薦閱讀
免費領取教案設計包
近期文章
購物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