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脫傳統職涯課!用遊戲化 Holland 碼,激發學生的未來想像

活動時間:20-30分鐘 x 兩堂課活動

  • 認知:學生能認識並說出Holland職業興趣的六種類型(RIASEC)及其人格特質。
  • 技能:學生能透過活動初步探索自己的興趣與特質,並嘗試找出對應的Holland碼。
  • 情意:學生能以開放的態度,連結Holland碼與未來的職涯方向,並享受職涯探索的樂趣。
  • Holland標示牌: 製作六個大標示牌,分別寫上「實用型(R)」、「研究型(I)」、「藝術型(A)」、「社會型(S)」、「企業型(E)」、「事務型(C)」。
  • 情境任務題目:如附件1。
  • 職業卡:如附件2。
  • 學習單:如附件1、如附件2。

推薦你延伸閱讀:遊戲化教學《職涯規劃版》3 步驟導入課堂!(附案例)

📍步驟1

介紹Holland六型:

老師簡要介紹Holland六種類型的人格特質與工作環境內容,可搭配投影片或口頭說明。重點在於用生活化語言來解釋,例如:

o 實用型(R): 喜歡動手、實際操作,像水電工人或建築工人。

o 研究型(I): 善於觀察、思考,像科學家或醫生。

o 藝術型(A): 充滿創意、喜歡表達,像音樂家或設計師。

o 社會型(S): 樂於助人、擅長與人相處,像老師或諮商師。

o 企業型(E): 喜歡領導、有冒險精神,像經理人或業務員。

o 事務型(C): 謹慎、按部就班,像辦公室業務員或會計師。

📍步驟2

人體六角形: 老師將六個Holland碼標示牌放置在教室的六個角落。

📍步驟3

情境任務互動:

老師唸出「情境任務」內容,例如:假日活動:「想像一下,你週末想去一個地方放鬆,你會選擇…」

o 實用型(R): 廢棄的工廠,自己動手拆解或組裝機械。

o 研究型(I): 圖書館或科學博物館,找一本書或展覽研究一個感興趣的主題。

o 藝術型(A): 充滿設計感的藝廊或獨立書店,欣賞藝術品或讀詩集。

o 社會型(S): 社區活動中心,擔任志工陪伴老人或小孩。

o 企業型(E): 舉辦一場主題派對,邀請很多人來參加。

o 事務型(C): 待在家裡,把所有東西都重新整理分類,達到最高的效率。

📍步驟4

歸類活動:學生根據老師的題目,走到自己最符合的情境位置(Holland碼)。

透過情境任務互動的不斷提問與討論的過程中,可以加深學生對Holland碼的認識與理解。

📍步驟1

將六種類型的職業卡(每種類型10張)放置在六個Holland碼標示牌位置。

📍步驟2

1.教師計時10分鐘,讓學生進行「尋寶」任務。

2.「尋寶」方式:請學生先依據自己第一項活動(Holland六角形人體模型)中所統計的前三項類型,到該區域的進行「尋寶」,閱讀該區域的職業卡。其次才是到另外三項類型區域進行「尋寶」。

3.請學生在「尋寶」過程中,選出感興趣的五項職業並進行紀錄(學習單2)。
例如:第一項活動(Holland六角形人體模型)中我的統計結果是:A=S>E>C=R>I,因此,我的前三高票(分)的是A=S>E,最低票(分)的是C=R>I。我要先到A、S、E這三個區域閱讀職業卡。

📍步驟3

1.十分鐘結束後,教師引導學生依據學習單紀錄的五項職業,選一個職業卡的第一碼,做為自己的組別,並走到該區域進行分組討論。
例如:我的紀錄中我選擇的職業是:國中教師(SEA),則我的組別是S,我走到S區,跟我一樣第一碼是S的同學就是我的組員,跟我一同進行分組討論。

2.教師引導各組進行分組討論,學生將討論結果紀錄在學習單中。
例如:「為什麼律師是企業型(E)?他需要具備什麼特質?」

📍步驟4

各組派一位代表上台分享討論結果。

📍步驟5

課程總結與反思 (約10分鐘)

1.     老師引導學生思考:

  • 你認為自己的Holland碼是什麼?
  • 在活動中,有沒有發現自己不只有一種特質,或是對不熟悉的職業感到好奇?(這裡可以引導學生思考Holland碼的三碼概念)
  • 這個活動讓你對未來的職業有什麼新的想法嗎?

2.     重申核心概念:

Holland碼並非唯一的測量標準,而是幫助我們開啟職涯探索的第一步。最重要的是,鼓勵學生從日常生活中觀察自己的興趣和特質,這才是職涯探索最真實的起點。

陳佳瑋

我們想創造良好的親子教育環境來降低孩子未來發生行為偏差需要輔導資源介入的機率。

因此,想要借助家庭、學校、社會的力量,大家一起努力!

期許運用最真實的想法彼此相互交流,共創美好和諧的社會環境。

延伸推薦閱讀
免費領取教案設計包
近期文章
購物車